English

冷静的价值

1998-08-27 来源:光明日报 吴秉杰 我有话说

当岁月沉淀于记忆深处的时候,时间之手在慢慢地拨弄着过去的精灵,翻动,浸润,挑拣,揉合,再附加上自己的感情、愿望、意向、追求,一部分的内容便渐渐地变得鲜明而又色泽浓烈,另一部分事实则又逐渐地被淡忘以至于忽略。于是,我们很容易用一种眼光,一种调子,甚至于一种理念来概括过去。反映在文学创作中,那便是形成一种固定的色彩。

这样的作品我们已经看得很多了。譬如,写到以往曾经有过的历史的曲折时,且不说一部分“伤痕”、“反思”文学等已有了一种固有的表达模式,即便是对于更早的历史生活的描绘,如果说我们过去曾赋予了它一种色调,那么今天便必然又是另一种不同的色调。这使我们在为这些作品而激动难耐的同时,不禁有些疑惑。我们这是怎么啦?我们当代人难道不都是从过去的岁月中走过来的吗?或者说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呢?生活的巨变是否就带来了灵魂的颠倒?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像古往今来的现实主义大师们一样,从一种正常人的生活的角度来反映历史,而只能吸附在某种片面的观念之上,从而造成了新的贫乏和单调呢?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不再以政治模式代替艺术模式,或许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尽管九十年代的文学已经为此作出了努力,诸如新写实、新体验、都市小说、私人化写作等等,已把视点分散到了各种细小之点和具体现象上,但这些作品在概括历史和追求重大价值内涵的开掘方面,却还鲜有力作。因此,当我阅读鲁丹的《70个日日夜夜——大学生眼睛里的1957之春》这部纪实体小说时,才有了不小的触动。

在我看来,《70个日日夜夜》的贡献,首先还不是它创作了另一种历史的话语,而是它“复活”了一种历史语境。这部作品的素材全部来自作者当年的日记。它忠实地记录下了那个年代的大学校园中的普遍的精神氛围和具体人物的思想脉动,它几乎是逐日地留下了从1957年4月23日至7月1日那动荡的岁月在一个基层的大学里所发生的演变轨迹。这种近乎日记体的笔法,使它天然地便是“生活流”的,却并不是那种回避政治、回避重大事件的生活流。普通人的视角,身边人的描写,使这部作品减少了几分戏剧性;但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它才得以退后一步,用一种无拘束的视角,看到历史更多侧面、更多层次的现象。不再仅仅是善恶之争,是非之争,保护自己与打击别人,阴暗者的卑劣与殉道者的无奈等等两极对立的构架。历史是一本需要读懂的大书,虽然《70个日日夜夜》还只是出了一个题目,但在这一题目下,我觉得最有意义、最富于启发性和最能唤起人联想的,是当时人的思维特点、情感表现与行为过程,而不是现在人的回忆、反思与重新创造。而这,正是作者鲁丹极力地想提供给我们的。

朴素无华的笔调,原色原味的内容,70个小节的文学连缀起来,勾勒出了一幅共和国历史上一次大的、影响深远的政治运动和轮廓。日记,是一种不加掩饰的自我交流,它既指向了外部的生活环境,又指向了自我的内心世界;而个人生活与当时普遍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交融与相互影响,则保证了本书广泛的认识价值。当年的年轻的大学生们的精神风貌、心理活动、命运演变,在这一特殊的背景下,逐步地洇影和呈示了出来。其实,那种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依附于一定的政治形势的情况,并不限于作者所写的“70个日日夜夜”那段时期,它还是我们当代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的一种普遍状况。只是这儿,作者取了一个普通大学生的角度,并严格地限定在这种个人视角之内加以表现。日记的写法带来了某种难以深入的局限,但考虑到局限也是“历史”的一部分,那么“局限”也就转化成了特色,一种真实性的保证。

《70个日日夜夜》中的许多部分的记述,对照史实,几乎可以作为那场震撼人心的运动中的大事记来阅读;但我感到,对于一部分文学作品来说,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让我感动和难忘的,是作者对于他“身边人”的描述,林希翎,邱才子,方区委,潘学君,虽然没有任何刻意的渲染和加工,可是,朴素与真实自有其不折不扣的力量,恰是那些雅好修饰、穿凿取新的形象塑造所不可比拟的。这些过去的大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与今天同样的热情的思考,敏锐的感觉,对于国家、民族发展前途的关怀,和那种几乎是出于天性的民主、文明、进步的要求,使人感受到了我们和过去心灵相通的一面,总是要远远大于差异的一面。这部作品还耐人寻味地让我们窥见到了这场运动中的基层的组织者、领导者的一些言论和内心状况,同样地没有采用把它们推至恶的一面的简单化的表现方式,而是显示出了一种缠绕难解的精神状态。这又使我想到,它提出的问题远远要多于它回答的问题。

我至今也很难判定《70个日日夜夜》的文体类型。要从这本书中寻找“典型化”的人物,自然是难免要失望的。它的文字也朴拙而不灵巧。然而,以当代人理性的眼光衡量《70个日日夜夜》,它记述那个“火热的时代”,保存了历史本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面貌时,体现出了一份难得的冷静的价值。情深而不诡,事信而不诞,体约而不芜,在当前长篇作品多样化的潮流中,我想,它留下了一个不可取代的文本。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